返回首页

预先披露更新审核什么意思?

217 2023-12-21 18:05 admin

一、预先披露更新审核什么意思?

预披露更新是新股发行改革中新加入的一个环节。根据最新的《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发行监管部正式受理企业IPO申报材料后就会按程序安排预先披露,反馈意见回复后初审会前,再按规定安排预先披露更新。

上市时间或者是否能上市与预披露时间关系不大。根据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改革的政策,以后只要企业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就会马上预披露材料。

二、ipo预先披露更新到过会多久?

银行股上市一直是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年内银行股IPO按下暂停键,A股“候场”的17家银行进入停滞期。其中,兰州银行和浙江绍兴瑞丰农商银行自申报至今已等待近4年之久。

银行上市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众多。完成改制重组和上市辅导后,银行还需经历申报、上会、发行等阶段,每过一关就离资本市场更进一步。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那些准备逐鹿资本市场的银行来说,合理规划上市时间表对上市进程的推进至关重要。

申报到上市平均用时27个月

经统计,2016年至今已有20家银行成功上市。

闯关成功的20家银行从申报到上市平均用时810.05天(约27个月),其中,申报到预先披露更新平均469.7天(约16个月),预披露更新到上会平均154.1天(约5个月),过会到上市平均186.25天(6个月)。

三、预披露更新主要披露什么内容?

预披露更新,是新股发行改革中新加入的一个环节。

预先披露制度,是指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在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有关申请文件,并在其受理后,将有关申请文件向社会公众披露,而不必等到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发行文件审核完毕、作出核准发行的决定后再进行披露。预先披露的作用首先是可以便于公众对发行审核工作进行监督,进而比较有效的避免发行审核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其次,社会公众可以对发生申请人文件中的问题进行举报,使核准机构能够提前了解、调查有关情况,有利于缩短审核时间,提高发行审核的效率;最后,提前披露发行文件,可以使社会公众提前了解发行文件的内容,有助于其进行投资决策。

四、企业披露定期报告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定期报告。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第一季报、第三季报。

年度报告由上市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即一至四月份),中期报告由上市公司在半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完成(即七、八月份),季报由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三十日内编制完成(即第一季报在四月份,第三季报在十月份)。

定期报告的披露要求为在指定报刊披露其摘要,同时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网站上披露其正文。

五、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如何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第五十四条 公司登记机关作出准予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决定的,应当出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作出准予公司设立登记决定的,应当出具《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

告知申请人自决定之日起10日内,领取营业执照;作出准予公司变更登记决定的,应当出具《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告知申请人自决定之日起10日内,换发营业执照。

作出准予公司注销登记决定的,应当出具《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收缴营业执照。公司登记机关作出不予名称预先核准、不予登记决定的。 应当出具《企业名称驳回通知书》、《登记驳回通知书》,说明不予核准、登记的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六、企业应该披露哪些财务信息?

1、财务信息是指,结合其他资料,用来及其特征的经济信息,主要指财务报告提供的资料,包括对外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有关附表,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2、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是指以非财务资料形式出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料。一般而言,不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信息内容大都可以认定为非财务信息,它客观存在于经济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财务信息是指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结合其他资料,用来表明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及其特征的经济信息。

七、信息披露对企业的影响?

信息披露是对企业的影响是:信息披露是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相互了解或对话的渠道和桥梁;信息披露是影响公司⾏为和保护潜在投资者利益的有⼒⼯具;强有⼒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吸引资⾦,维护对资本市场的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进⾏合理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风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八、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怎么填?

1.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信息。

2.企业环境管理信息,包括生态环境行政许可、环境保护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信用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3.污染物产生、治理与排放信息,包括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贮存、流向、利用、处置,自行监测等方面的信息。

4.碳排放信息,包括排放量、排放设施等方面的信息。

5,生态环境应急信息

企业应当披露生态环境应急信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备案机关、备案编号;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及处置情况。

6.企业应当披露受到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时间、处罚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原文等信息。

九、企业分红在年报披露吗?

只要是上市企业分红在年报一定披露。

十、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怎么办理?

根据《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由全体发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发起人签署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二)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第十九条 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在保留期内,不得用于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转让。扩展资料:根据《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 虚报注册资本,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第六十四条 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第六十五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 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的主要事项:企业法人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从业人数、经营期限、分支机构。第十条 企业法人只准使用一个名称。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注册的名称由登记主管机关核定,经核准登记注册后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申请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应当在合同、章程审批之前,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企业名称登记。第十一条 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当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第十二条 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企业法人办理开业登记,申请注册的资金数额与实有资金不一致的,按照国家专项规定办理。第十三条 企业法人的经营范围应当与其资金、场地、设备、从业人员以及技术力量相适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一业为主,兼营他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