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企业职工有内退的规定吗?

112 2024-01-19 22:08 admin

一、企业职工有内退的规定吗?

国家层面没有内退的规定,属于企业行为,亦非社保政策认可的退休身份。有些企业安排员工内部退休,其实就是留薪待岗,等待员工到龄办理正式退休。内退人员仍然属于企业在职人员,只是在工资待遇方面可能区别于其他员工。所以企业职工内退完全是企业的内部安排,不属社保政策的规定调节范围。

二、陕西省企业职工内退标准?

1、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事业编制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可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仍按原事业单位标准核定养老金。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或工龄25年以上的人员,如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 

3、在法定退休年龄内,领取离岗时的基本工资,档案工资享受在职人员的增资待遇,到法定退休年龄,一并计算工龄,计发退休费,在原单位办理退休手续。医疗保险享受原单位待遇,住房公积金以离岗时的标准工资为基数进行交纳。

三、企业职工内退与干部提前离岗的区别?

企业内退和企业员工离岗休养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意思不同:离岗休养是国家对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的特殊政策;内退是企业内部对职工执行的退出工作岗位,发给一定生活费的政策,各个企业自己制定有关待遇,依然保留职工身份,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正式退休,离岗休养是国家统一的政策和待遇,两个人群的待遇相差天壤之别,不可相比。

2、待遇来源不同:离岗休养的待遇是由国家单位负责。内退的待遇是企业内部对职工执行的退出工作岗位,发给一定生活费的政策。

3、条件不同:内退的申请条件,例如(湖南)省、市、县企业改制的有关政策,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均可办理内养手续:1、改制时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不超过5年,即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2、从事特殊工种且改制时已达规定年龄,即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离岗休养条件如下:(1)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2)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3)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含包干制)的,或既享受过供给制待遇、又享受过薪金制待遇的干部。(4)建国前是解放区机关工勤人员和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享受供给制待遇,以及1948年底以前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工人,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前提拔为干部的。(5)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现在是工人的,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建国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提拔为脱产干部、享受供给制待遇的,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当干部(含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必须长于当工人的时间;不属于因犯错误、受处分而安排当工人的。(6)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因工作需要由上级主管部门调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包括军队转业干部)。(7)1948年底以前在根据地、解放区入党的农村党员,建国前被提拔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干部。(8)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以前,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包括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民主党派的成员,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工作的。(9)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解放区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底以前提拔为脱产干部,一直坚持革命工作的。(10)按中央组织部组通字[1986]8号文件规定,将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改为建国前的半脱产乡干部。(11)建国前来我国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一直在我国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符合干部离休条件的外国籍干部。

四、企业职工还贷期间,单位耍求内退合法吗?

单位不可强制职工内退。内退指国有企业分流富余人员或因职工体弱多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而提前退出岗位回家休养,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一项制度。

企业对距退4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应经本人提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企业对在改革中精简下来但又不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应积极为他们创造或推荐新的岗位,也可提供转岗培训。

五、货到付款骗局如何退?

如果是向相关的公安部门报案,追讨回赃款以后,由公安部门组织进行退款,所以一定不要支付运费。

六、工伤内退和正常内退标准有哪些?

一、工伤内退待遇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二、申请病退要符合哪些条件?

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不得不提前退休,一般称之为病退。因病提前退休必须作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申请,而且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手续的,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1)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和1993年1月以后的缴费年限满10年;1993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者。

(2)因病连续停止工作一年以上(精神病患者2年以上),下岗人员离开工作岗位一年以上者。

2、职工由所在地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作出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1)因工负伤、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2)患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支付;

(3)由被鉴定人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预付,如经鉴定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的,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

(4)没有单位的,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

工伤内退可以享受到的待遇也是在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当中规定的工伤伤残方面的待遇,提前办理退休可能是没有办法正常的享受到退休金待遇的,因为国家规定的因病退休当中对离职人员的缴费年限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工伤内退目前不在国家规定的正常办理退休的范围之内的。

七、已办内退但不符合内退条件?

内部退休,对于大家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的陌生了,因为很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话,都会面临着内退的,这样情形当然,我国的新的《劳动法》对于内退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必须是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内退。很多人想知道。新《劳动法》对于内退有何规定?

一、新《劳动法》对于内退有何规定?

内退,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己制定的内部退休政策,所谓内退,是企业自己搞的,依然是企业的职工,依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到法定年龄,再办理退休

"内退"是"在企业内部退出岗位休养"的简称。用人单位安排职工"内退",无论是条件还是程序,都是由相应的法规规定的。如不符合规定的条件,不履行规定的程序,用人单位无权擅自决定安排职工"内退"。因内退问题在现实中产生的许多法律纠纷,很多内退的职工或企业都很关心内退的一些法律上的规定,笔者作为劳动法方面的专业律师,经常会接触相关的案例,现结合办理过案件所适用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内退问题的法律依据及规定作以总结。

1、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可见,“内退“有三个条件即男到达55周岁、女到达50周岁以上,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

2、劳动部对于企业职工内退同样有明确的规定。《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坚决制止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做法。今后对企业的此类行为要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劳动部的规定是对《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的再次重申,严禁剥夺劳动者正当权利。劳动社会保障部《劳动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同样的规定。

3、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这一条例名义上为“工业企业“实质上其原则适用于所有全民性质的企业,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化改制的原国有事业单位。因此,现在国企改革中发生的所有“内退“纠纷均应使用该条例。

从以上的法律规定及政策规章可知,执行国务院法规中的“内退“是有严格条件的,违反了上述法律政策规章办理的“内退“不会受到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

二、企业职工内退相关政策法规解析: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内退必须同时达到以下几个法律要件方可办理,缺一不

八、38内退和39内退有啥区别?

没什么区别,内退只是单位内部的一种退休政策,工资由单位出,关系还在单位,到正式退休才会到社会财政系统中,统一女五十男六十退休,内退期间工龄养老保险都会连续计算的,不会中断的,所以说内退年龄大小与退休没有大的根本区别的

九、2021年特困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有什么变化?

一、2021年1月1日起,不再实施阶段性减免和缓缴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按相关规定正常征收。

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政策2021年4月30日到期后,延续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从2021年1月1日起,我市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正常执行。

三、我市2021年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根据2020年我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确定。

四、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我市规定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选择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缴费;对2020年自愿暂缓缴费月度可于2021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1年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参保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期间,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由个人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十、华为内退规则?

华为实行提前退休,即45岁退休。不过华为规定,四十五岁退休,可以保留股权,继续享受分红;如果提前退休,股票要回购,回购股票的价格是每股净资产,这也是有员工利益上的考虑。

当然并非所有员工都是四十五岁退休。骨干员工,比如软件编译程序设计的工程师能够达到框架设计系统层面,销售主管能够在代表处以上的。上到这个层级有经验的,高素质的,有能力的主管员工,华为会留下来。不属于提前退休或者四十五岁退休的范围。只要华为认为能够给公司作出贡献,华为依然会长期留用。

到四十五岁有些人会留下来,有些人会制度性的退休。退休以后保留股票。原来华为还有竞业限制,不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去。如果去竞争对手的公司就业,公司回购你的股票,不能继续享受分红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四十五岁退休的员工继续就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