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务员能转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吗?

242 2024-01-08 07:05 admin

一、公务员能转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吗?

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成为公务员。

1、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公安干警、法院、检察院岗位等。

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有时,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工作经验,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总体来说,要求很严格。

3、破格提拔的情况(要努力争取)如果某个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区别: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事业人员主要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同岗位同资历情况下公务员编制比事业编制收入要高一些。相对来说,事业单位更容易考,事业单位招考一般都有专业限制,公务员考试很多是专业不限的岗位,竞争更为激烈。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包括事业单位中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是不会招考公务员的,事业单位招考,主要是针对科、教、文、卫、交通等系统,报考时还有一些具体限制。如报考教师的,需要教师资格证,报考医院的,需要医师资格证书等。扩展资料:事业单位功能特征:

1.服务性。这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公益性。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如教育、卫生、基础研究、市政管理等,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但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者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会效益,同时,有些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服务系统的良性循环,根据国家规定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3.知识密集性。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虽然事业单位主要不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但由于其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地位,对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参考资料: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能参加公务员遴选?

公务员遴选,是指市(地)级以上机关从下级机关公开择优选拔任用内设机构公务员。

也就是说公务员遴选只针对在职的公务员(包括参公管理人员)。

普通事业编制人员不具备参加公务员遴选的资格。

四、华清池工作人员是事业单位吗?

华清池工作人员不是事业单位。

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建于唐华清宫故址之上。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东距西安三十公里。紧依京畿的地理优势,旖旎秀美的骊山风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历代建都西安的帝王都特别钟情于这一风水宝地。

五、法院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

根据《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包括下列工作人员: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人民代表大会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四、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五、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六、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七、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只是公务员体制的一部分,还包括以上其它机关。法官通过国家中央和地方各个省的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系统,从事审判员工作,都是正式在编的法院干警,属于公务员编制。

六、政协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

属于国家机关,政协顾名思义就是政治协商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设机构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政协常委会”);常务委员会由全国委员会主席(简称“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组成。

里面的工作人员应该算是公务员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参于国家事务,但是并不是说里面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只有符合公务员的定义的人员才是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按照新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公务,占据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全额供养和提供奖金福利的人员。

参照公务员主要是指工会、妇联、共青团、民主党派机关等机构的公务人员。从2006年1月1日起,参照公务员这个说法将不再存在,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人员统一称为国家公务员。

七、铁路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

目前铁路分为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两个单位,铁路的具体运营部门是铁总公司,国家铁路局负责相关管理工作。国家铁路局率属于交通部,员工属于公务员编制;铁路总公司包含所有铁路局属于央企,因此其员工属于国企职工,不是公务员。

八、党报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吗?

1、党报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是事业单位编制。

2、如果是领导干部按照公务员的级别开工资。

九、税务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

事业单位肯定是事业编制,这话没错。但人员身份就有差异,如果是参公事业单位,那么其正式干部是属于公务员身份,而不单单领导是公务员身份。税务局下属事业单位(比如信息中心,发票所)每个地方不同,有些是参公的,有些不是,具体可以打电话去税务局问问。

十、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农村还有耕地,合理吗?

这个问题确实容易引起矛盾,或者有些人会想不通,甚至会抱怨不公平。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依据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释》等。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和我们两轮的土地承包政策调整以及相关会议精神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农村拥有耕地。

两轮的土地承包政策调整

第一轮土地承包制是1983年开始的,承包期15年;第二轮是从1997年开始,承包期30年,2027年土地承包期满;2017年10月18日,国家宣布: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意味着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可以延长到2057年。近两年各地正在进行的土地确权以“增人不增田,减人不减田”为基本原则,只是确定耕地面积和发给新的承包证书,并不是重新“分田”,所以不管家庭人口增减都不会再对发包出去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取得的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所以公务员只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员。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应当将具有土地承包权的全部家庭成员列入。这就是说虽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时分了责任田,但不是个人承包的,是家庭一起承包的,也不是一个人一本证书,是全家一本证书的。

收回的理由

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是否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农民选择而不代替农民选择。

承包方全家迁入城镇落户,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丧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支持引导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让土地承包权益。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擅自改变承包地的农业用途、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给承包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承包地生态环境的,发包方或者承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收回土地经营权。第三方对承包地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应当予以赔偿。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在农村拥有田地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他们都还是学生,户口也在农村,同时不是超生对象,当时分到了田地、林地的一批人,后面才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所以在没有触犯收回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在农村以家庭承包性质拥有耕地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