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幼儿园中班春季学期语文考试试卷?

263 2023-12-23 18:00 admin

一、幼儿园中班春季学期语文考试试卷?

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wy单韵母:aoeiuǔ复韵母:aieiuiaoouiuieǖeeraneninunǔnangengingong

二、语文试卷怎么查答案?

作业帮逐题扫,还可以用快对作业

三、小升初人教版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部分31%

  (一)看拼音写词语。5%

  pī li gōu he wū rǎn yun niang qū zhu

  ( ) ( ) ( ) ( ) ( )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10%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金壁辉煌 呕心沥血 顽强不屈 负荆请罪

  B.走头无路 香味四溢 秉烛夜游 繁花嫩叶

  C.春意盎然 迫不及待 无可奈何 心旷神怡

  2.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

  A.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B.沉痛的心情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C.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3.“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4.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________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④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 红杏 菜花 梨花 B.红杏 菜花 梨花 桃花

  C.桃花 梨花 红杏 菜花 D.菜花 桃花 梨花 红杏

  5.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三)给说法正确的句子打“√”错误的打“×”。7%

  1.模糊(mo) 似乎(si) 转身(zhuǎn) 分量(feng)这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一个错的。 ( )

  2.“辉”用部首查字法查“光”部,“光辉”的“辉”与“辉煌”的“辉”意思一样。

  ( )

  3.“焕然一新、守株待兔、卧薪尝胆、胸有成竹”这一组词感***彩相同,都是褒义词。

  ( )

  4.“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 )

  5.“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 )

  6.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

  7.孙慎是我国著名的革命音乐家,镇海人。 ( )

  (四)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5%

  1.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2+1+2)

  ①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 )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②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 )的人就很多。

  ③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 )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④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2.在学习、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哪一句名言激励你,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四个形容“专心”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4%

  “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________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________,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________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________当中,高兴起来,__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________的曲子,跟________应和着。

  二、阅读部分34%(一)(2+3+3+2+1)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这几扇大红门,就像一只大魔术匣子,盖子敞开着,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关不住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1.节选部分选自课文___,它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写的。

  2.用“”划出写孩子多的词。用“

  ”划出作者的联想。

  3.作者想像极为丰富,比喻很奇特。用____比喻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

  4.“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

  ①表示直接引用 ②表示着重指出 ③具有特殊含义

  (二)归帆(2+2+3+1+2)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

  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就在这当儿,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只帆影,接着又是一只……不多久,整个船队都出现了,它们散散落落地驶回港口,仿佛一队出征的战士,唱着凯歌整队回营,带着满舱的战利品。

  但这只是在岸上看到的远处的景象,等到这些船只快靠码头,船老大准备向岸上抛缆绳的时候,情形便不一样了。

  有的船上喜笑颜开,热火朝天,小伙子们打闹着,嬉笑着,隔着水同岸上的人大声地打招呼,问村里今天能有些什么事,广播有些什么重要新闻,也故意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这样的船,不用问,就能断定今天的成绩很好,超额完成了生产指标,说不定还网住了几条少见的大鱼。有的船,几乎是垂头丧气,悄悄地溜回来的。船老大一面不停地抽着旱烟,一面望着水面沉思,平时爱打闹的小伙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声不响地蹲在甲板上,岸上的人同他们打招呼,有的不搭理,有的只好苦笑着嚷了一句:“嗨!今天倒霉,别说了!”这样的船总是由于某种原因,今天没有完成任务。虽说渔家的生产并不在乎一天的得失,但是没有完成自己定的指标,人们总不会有好的情绪。对集体,对生产的责任感,在纠缠着、冲击着他们。

  沉沉夜暮笼罩着每个鱼家的笑语和沉思,无论是哪条船上的人们,都休息了,积畜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战斗。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既使暂时泄了气,在明天早晨出海的时候,也一定会抖擞精神,重新鼓起劲儿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粗的字,再解释词语。

  喜笑颜开: 垂头丧气:

  2.划出文末一段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把改正过来的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3.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归帆”的景象的?从文章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4.第3自然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5.“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明天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三)朋友(2+2+2+2+3+2)

  小儿今年4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 )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 )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芯里积着一小弯盈盈浅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10多岁的男孩,心思都在玩上,教会他细细观察人和事,不是件简单的事。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 )年龄小,( )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杯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家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了血。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就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一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一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后来,我真的好感动,为这一老一少纯真的感情。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意( ) 纯真( )

  2.给本文第1、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修改“儿子”在作文中马马虎虎写的那句话。

  原来的句子: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

  改后的句子

  4.根据提示,补充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留下的空白。(提示:这一天可能是什么日子?是谁给“儿子”送的鸭蛋?)

  5.本文为了表现阿婆和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3件事?(概括每件事,字数不超过15个)

  (1) (2 (3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最想说的一句话。 三、作文:35%

  1.应用文:(5%)

  学校大队部决定于7月1日组织3~6年级队干部去光明街道进行社会调查,要求参加者穿上校服,佩戴红领巾和队干部标志,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出发。请代大队部写一份通知,注意把格式写正确,书写端正,行款整齐。

  2.作文:(30%)

  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也许会说:“我们只是小学生,怎么会有什么发现呢?”其实,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发现。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实验制作中的发现,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就行。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

  要求:选择一次最令你激动、难忘的发现,写一篇400字以上的记叙文,注意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参考答案

  一、(一)霹雳 沟壑 污染 酝酿 驱逐

  (二)1.C 2.B 3.C 4.B 5.C

  (三)1.× 2.× 3.× 4.√ 5.× 6.× 7.×

  (四)1.欣赏 参观 浏览 遥望

  2.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五)吹面不寒杨柳风 抚摸 气息 润湿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婉转 轻风流水(选自朱自清《春》)

  二、1.《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

  2.成千盈百 这几扇大红门,就像……小天使。

  3.小天使 孩子 对孩子的喜爱

  4.略 5.①

  (二)1.脸 丢失 2.幕 3.时间顺序“夕阳”“夜幕” 4.承上启下

  5.能够多打鱼,更好的完成任务。

  (三)1.留心 纯洁

  2.即使……也…… 因为……所以……

  3.雨溅到花瓣上,像晶莹的珠子滚落玉盘。

  4.这一天是阿婆的生日,阿婆愿儿子像那“绿壳鸭蛋”一样出色和与众不同。

  5.阿婆送儿子桂花枝

  阿婆给儿子结满果实的桔树枝

  阿婆送给儿子“绿壳鸭蛋”

  6.再小的孩子也需要朋友。

  三、1.应用文

  通知

  3~6年级的队干部请于7月1日上午8时在校门口集合,去光明街道进行社会调查,要求穿上校服,佩戴红领巾和队干部标志,请准时参加!

  经典的容颜,时尚的风采,性感的诱惑,令人绝倒...

四、考试的试卷答案在哪找?

考试的试卷答案可以问老师要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为了保证结果的公正、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

考试就是让一群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然而考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考试也可以是对于一个目标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这样的考试其实就是让社会中来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改变自己的机会。

五、2010高考文科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 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www.ks5u.com

,将条形号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w.ww.ks5u.com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级号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皎洁/打搅 业绩/污渍 纤维/纤大 B.效仿/发酵 空旷/粗犷 盛开/盛饭 C.隐瞒/蛮横 挑衅/抚恤 埋伏/埋怨 D.市侩/反馈 濒临/频繁 辟谣/精辟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品的独创性亦陈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_____________。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_____。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同的表达特征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作者的作品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他本身不是作品。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达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④③①⑤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④②⑤①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丁丑,俞��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 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 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语诸侯曰… 谈论 B.委尸填满沟壑 放置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标志 D.噫!我固无姜 祸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今俞��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C. 降家皆为上所杀 儿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3分)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B.俞��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 告子上》)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3) ,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赤壁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不可无“我”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掉了“我”,抽去了个人 的思想感情,就不成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 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 ,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 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 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任务来,要反映客观现实,不是无所谓的,不是为张三李四而写 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他是有目的的,她是为感染人、打动人儿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 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旦仍要不 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 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 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 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样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 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被完全丢掉自己。 他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 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 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望去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⑥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有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语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能;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都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向上的思想感情,他不是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不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 (选自《钱谷融文论选》,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D.在艺术欣赏中,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非爱憎,表示绝对的顺从,就是在建立“我”。E.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演好孙悟空,演员需要事先观察并模仿猴子的动作与神态,这是在创作前体验“非我”。 B.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C.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14.从艺术活动中“我”与“非我”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画线部分的内容。(4份)15.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4份)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份。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面包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摔跟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注]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6.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17.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 18.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1月1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1月7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1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的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我们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19. 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20. 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21. 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一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白放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中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 A 数学活动中心 。 B23.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晚会节目单1. 《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2. 《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 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六、初中语文试卷考试类型?

在初中语文试卷的考试类型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填空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写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考察学生对课文细节、词汇运用和语法知识的掌握。

3. 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几篇相关文章,然后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4. 改错题:给出一篇文章或句子中的错误部分,要求学生找出并改正错误,考察学生对语法、词汇和语言规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话题或指定的题目,写一篇短文或文章,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考试类型旨在综合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具体的试卷形式可能会因学校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七、安全培训考试卷答案?

2022年安全生产月已经开启

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在这个安全生产月里

为帮助大家学好用好安全生产法

应急君准备了100道题目

分为10期发布,这是第7期

快来答题学习吧!

安全生产法知识培训小测试

61、依据《安全生产法》,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责任人是本单位的( A )。

A.主要负责人 B.分管安全生产领导

C.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D.全体人员

62、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 )。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C.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D.所在地人民政府

6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估工作的是( A )。

A.生产经营单位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中介机构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4、《安全生产法》规定,( A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 B.市 C.省

65、《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B )。”

A.安全卫生设施 B.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工具

6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

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 C )的安全生

产教育和培训。

A.班组级   B.车间级   C.专门 D.厂级

67、《安全生产法》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权向本单位提出( B )要求。

A.经济补偿 B.赔偿 C.人身赔偿 D.财产赔偿

68、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安全事故调

查处理中的义务是不得( A )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A.阻挠和干涉 B.干扰和阻止 C.阻挠和抵制

D.干扰和阻止

6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C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D.工作设施

70、《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 A ),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事故原因 B.事故类型 C.事故影响 D.事故损失

安全生产知识竞答

每日答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考试。

wx小程序“安全生产知识竞答”

八、为什么有的语文试卷搜不到答案?

因为语文试卷的题目有些是不一样的,有些题目是另一种方式出了同一种题,或者用于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地方选取你要分析的句子,就算有时间,语文试卷搜到了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也不一定会比其他答案答的更好,语文题目的答案都是比较开放性的,合理即可。

九、与名师对话,语文高三试卷答案?

有答案就好罗,有的话直接去图书管找这本书,在背面打开,就会找到答案,但是,与名师对话怎么会有答案呢。

十、2021山东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准吗?

答案非常准。根据实际情况,2021年山东高考采用了国家卷,语文试卷的答案非常准,都是由专业的阅卷老师制定的答案,楼主可以放心参考。